5户居民自筹16万 北京首部自掏腰包电梯开装

产品详细描述:

  不破坏楼层结构,可载重137公斤。今天(6日)上午,北京首部由居民自发出资筹建的“座椅式”电梯,在东城区东花市北里小区真正开始安装。这部由5户居民自筹16万元安装的电梯,将解决该单元内多位老年人上下楼不便的难题。长期关注北京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专家、学者们对此都表示肯定:通过社会力量解决老龄化带来的问题,此例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和里程碑式意义。

  今天上午,没有开工仪式,甚至连围观的人都没有,北京首部居民自筹资金建造的电梯,就在这样的氛围下,悄悄开工了。昨天下午,重达460公斤的电梯零配件,通过物流运抵东花市北里12号楼3单元。该单元共5层,一层两户。

  今早8点,来自深圳电梯厂家的安装工人准时抵达,在详细看过图纸后,工人们开始拆箱安装。这款座椅式电梯,以蓄电池为驱动,使用时,只要坐在椅子上,系好安全带,按下手中的遥控器,座椅就能沿着装在楼梯扶手上的轨道缓慢移动,速度是一分钟上一层楼,基本与步行上楼速度相似。工人们介绍,今天,电梯的轨道部分就能铺完,整部电梯装完需要两天的时间。

  针对老旧居民楼没有电梯的难题,本报曾进行过系列报道。本报记者原北京市人大代表张风一直关注这样的一个问题。在张风代表和本报共同的推进努力下,2010年,市住建委、规划委等七部门联合颁布了《关于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若干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。

  听说北京有了首个居民自筹资金建造的电梯,张风今天上午也赶到安装现场,详细地询问施工细节和未来的使用情况。

  张风说,这种座椅式电梯,北京曾出现过,但只限于别墅和一些福利机构,在“纯”居民楼里安装还属首次。其实,这方面的厂家他早前也接触过,当时有想法要推动建立一个座椅式电梯的示范小区。但没有推动起来的原因,一种原因是当时的居民并不接受这种形式的电梯,再加上楼梯狭窄,不符合安装要求。另一方面,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,不同楼层的居民对于加装电梯态度截然不同。

  按照《指导意见》的规定,老楼加装电梯需全部业主同意。但在真实的操作中,北京纯居民楼加装电梯举步维艰。“不同意的人,有些甚至会抄起菜刀。有的阻碍施工,直接躺在挖好的地基坑里,最后逼得工程停止,无奈放弃。”

  以至于发展到后来,北京一些能够加装电梯的老楼,都是央企和机关单位的宿舍楼。因为这种性质的房子,改造经费全部由单位直接拨付。

  “这真是一件好事!居民们虽然有不同意见,但大伙儿都不反对。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。”张风感叹道。

  家住5层的金老先生,是此次电梯加装工程的发起人和推动人。虽然70岁的他身体比同龄的人看上去显得硬朗。可人终有一老,未来上下楼困难也慢慢的变成为他担忧的问题。

  金老曾担任过东花市北里社区业委会主任,很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加装电梯问题。2011年,他在和物业沟通妥当后,向住建部门报批申请在单元门加装电梯。但得到的回复却是,如果有预留电梯间,能安装外挂电梯;没有电梯间的,则不可安装。

  金老没有气馁,继续寻找。后来,他偶然发现了一款移步电梯。这种电梯的特点是每层都要步行一段,不能直接到达所去楼层。他尝试着联系,没想到厂家没有理睬。

  “也许看不上我们集资建电梯的散户吧?”金老仍没放弃,直到这种座椅式电梯进入他的视线万。金老觉得,这样的性价比可接受。而位于深圳的厂家也痛快地寄来了资料。从技术参数到尺寸信息,金老觉得这回“靠谱”了。于是,他开始动员楼里的邻居。“我们这个单元年纪最大的81岁,还有好几个70多岁的,平时大家关系都非常好。”因此,游说大伙安电梯的事,他没费多少周折,除了一层的两户不需要外,楼上的8户人家,5户赞成,3户不反对。

  得到了首肯,去年12月4日,金老带着邻居们募集的5万多元定金及大家伙儿凑的路费去了深圳。“从来没见有个人来买电梯的,而且还是居民自己集资购买。”厂家负责人武经理说,当天,他带着金老去了两个用户家,这两家都安装了座椅式电梯。

  两次尝试后,金老认可了机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一切满意后,他代表5户业主交了5万元押金。厂家也将总价优惠至16万元。回京后,他向邻居们介绍此次的探访,并开始计算分摊费用。

  究竟怎么算最合理、低层的住户才不吃亏?金老借鉴了广州的做法。他以二楼为基数点,楼每高一层,增加一个基数。比如,3楼两个基数,4楼三个基数,两家都安,就是6个基数,5楼4个基数,共13个基数。总价16万元,平均每个基数就是12300元。这样再折合到每家的基数中,分摊费用一目了然。对此,居民们没有异议。

  厂家负责人武经理和记者说,电梯的耗电量每天只有1到2度,维护的成本每年大约3000到5000元。所以,分摊下来,每户居民的使用成本并不高。

  去年12月19日,厂家的测量人员将楼道的三维尺寸,通过成像系统,合成立体图形,发至国外厂家开始定做。一个半月后,成品制作完成,运抵北京。

  也有人担心,给旧楼加装简易电梯,一旦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意外,相关责任谁来承担?

  北京兰台律师事务所包华律师认为,业主通过共同决定的方式,提高楼宇的舒适度,这一点合情合法。现在涉及的问题,首先是使用的过程中谁来维护?新增添的设备的维护费用不应从原来的物业服务费中支出,这就涉及到单独核算、单独支付,具体的操作问题也不应该由物业来承担,这就需要业主聘请专业的运营公司。

  另外,很多人关心使用的过程中的责任问题。若设备在设计、制作、安装过程中,每一个环节都实施到位的话,厂家就尽到了产品的质量责任。那么剩下的事情,就是业主能否按照合法、合规、合理的正确方式来进行使用。如果因为不正确使用,导致了人员伤害、财产损失,将由业主自行承担后果。但如果事后证明,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的原因,是由于产品本身存在设计、制造、施工、安装方面的瑕疵,那么就要由生产、安装厂家进行相应承担。

  包律师说,从法律层面上来看,责任是比较清晰的。但安全提示问题是需要注意。对于这种老楼加装电梯的情况,依规定,移动电子设备旁都要有安全提示标语,比如,小孩不能独自乘梯、头不能伸到扶手外侧等等。但在老式住宅楼里,不像商场、写字楼那样有充足的空间,去做醒目的、符合国家标准尺寸设计的提示用语,所以,怎样能在有限的空间内,既不妨碍使用,又能提前意识到安全性,这可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
  国内知名公共问题专家舒可心说,东花市北里居民自筹16万装电梯体现了人性本善。对于将来有极大几率会出现的火灾、人身伤害等问题,这涉及到5户业主的公共责任。到底由谁承担?目前,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办法是,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化解这样的一个问题。对于厢式和滚梯,政府是有相关规范进行监管,但对于新兴的座椅式电梯,目前还是空白。

  舒可心说,随着城市化进程,大家住进了高楼大厦,共有住宅,就必然要面对学会协商。中国人在慢慢实践和学习怎么样成为共同体,如何抱团取暖。这也体现了社会治理的多样性、多元化。只要大家都不反对,就可以实施。政府的管理思路要从社区治理的多元化、多样性改变。不能再强迫业主统一要怎样,和谐并不代表整齐划一。

  对于使用公共财政解决老旧小区的电梯问题,舒可心表示反对。他认为政府的税收来自全社会,单独给某一个小区装电梯显然不合理,更应该强调通过社会力量来改善局部。

  去年年底,一则“任性”孝子为装电梯买下整栋单元楼的报道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。随着老龄化的加剧,老楼加装电梯成了不少人关注的问题。在北京,东花市北里12号楼3单元安装电梯并不是首例,却是第一个成功付诸实施的个例。在成功的背后,最重要的还是邻里间的和睦。

  此前,北京市也有小区进行老楼外挂电梯的改造工程。但能无障碍推行下去的都是单位的宿舍楼,一些小区之所以安装不了,主要是不能够做到所有人都同意。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2011年,北京首个老楼加装电梯的试点小区慧忠北里114号楼1单元,因一户住户不同意装电梯,原本挖好电梯井地基被填平。

相关产品